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成立于1963年,是农业农村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于2006年经国家编办批准加挂“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CCPR)秘书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本机构主要负责全国农药登记、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和农药使用风险监测等具体工作,并承担相关技术研究与标准制修订、政策法规起草等任务。拥有国家农药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是通过计量认证(CMA)、实验室认可(CNAS)的“二合一”认证、认可国家级实验室,目前国家中心分为残留部和环境部,残留部位于所本部,环境部位于北京朝阳区双桥中路9号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双桥试验基地。
我所双桥试验基地长期从事农药生态毒理和环境归趋检测与研究,2013年起按照良好实验室规范(GLP)运行,2023年启动新化学物质环境登记生态毒理试验相关工作。2024年开始组建化学品生态毒理实验室,2024年6月1日起全面升级GLP体系文件,并根据相关准则的要求开展新化学物质生态毒理学练兵试验。
双桥试验基地实验室共2800平方米,实验室布局合理,生物试材培养和测试区域实行有效隔离。实验室配备了各类仪器设备130台套,包括人工气候室、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气相-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细胞分析计数仪、TOC仪、BOD测定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溶解氧仪、冷冻离心机、隔膜真空泵、人工气候箱、净化工作台、生化培养箱、台式鼓风干燥箱、照度计、pH计、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漩涡振荡器等。各类仪器设备基于试验用途进行分类管理,定期进行检定/校准、IQ/OQ/PQ验证,满足试验要求。实验室内常年自行繁殖饲养稀有鮈鲫、斑马鱼、大型溞、藻类、蚯蚓等试验生物,具备从事新化学物质登记生态毒理学相关测试对设施、仪器设备和生物试材等的要求。
本机构设有业务相关的部门,包括管理部门、业务室、质量保证部门和化学品生态毒理实验室。现有员工20人,其中管理部门2人,项目负责人3人,质量保证人员2人,试验技术人员5人,试验辅助人员3人,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和仪器管理员3人,后勤保障人员2人。员工中博士3人,硕士6人,本科5人,大专1人;具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人。专业背景涉及化学、农药学、环境科学、昆虫学、植物保护、应用化学等众多领域。其中80%以上具有在OECD或农业部GLP体系多年从业经验,熟悉GLP基本原理和内容,掌握化学品测试方法和国内外相关检测方法标准,有从事生态毒理和生物降解与蓄积等相关测试及方法开发的技术能力和优势。
目前开展的新化学物质测试项目包括:藻类生长抑制毒性、溞类急性毒性、鱼类急性毒性、生物蓄积性试验、快速生物降解性试验。
测试项目:
· 藻类生长抑制毒性
· 201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 溞类急性毒性
· 202 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
· 鱼类急性毒性
· 203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 降解性(快速)
· 301F 测压呼吸计量法试验
· 生物蓄积性
· 305 B生物富集-半静态鱼类试验
· 305 D 生物富集-静态鱼类试验